毛泽东

毛泽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毛澤東)

 

毛泽东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七至十任
中央委员会主席

任期
1943年3月20日 – 1976年9月9日
前任者 陈独秀
繼任者 华国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任期
1949年10月1日 – 1954年9月27日
前任者
繼任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任期
1954年9月27日 – 1959年4月27日
前任者
繼任者 劉少奇

出生 1893年12月26日
中國湖南湘潭韶山冲
逝世 1976年9月9日
北京
政黨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系列条目
毛泽东生平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书法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塑像 毛主席像章

毛泽东普通話發音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咏芝(或润芝润之),笔名子任,中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三大改造、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主要发动者与领导人,对20世纪的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1.1 早期生涯
    • 1.2 秋收起义到遵义会议
    • 1.3 遵义会议到七大
    • 1.4 七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5 建国初期
    • 1.6 左傾開始
    • 1.7 文化大革命时期
  • 2 政治生涯
    • 2.1 毛泽东与国民党
    • 2.2 毛泽东与知识分子
    • 2.3 毛泽东与世界
    • 2.4 毛泽东與政治伙伴
    • 2.5 个人崇拜
    • 2.6 毛泽东主导的政治运动
  • 3 军事生涯
  • 4 个人生活
  • 5 著作
    • 5.1 理论著作
    • 5.2 毛泽东诗词
    • 5.3 毛泽东书法
    • 5.4 毛主席语录
    • 5.5 稿费
  • 6 历史影响和评价
    • 6.1 中国共产党官方评价
    • 6.2 中国国民党对其评价
    • 6.3 正面评价
    • 6.4 負面評價
    • 6.5 个人评价
    • 6.6 对世界的影响
  • 7 毛泽东思想
  • 8 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
  • 9 注释
  • 10 參看
  • 11 参考文献
  • 12 外部链接

//

生平

主条目:毛泽东生平

早期生涯

 

毛泽东的第二任妻�杨开慧

 

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杨开慧

1893年12月26日辰時,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今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的一个中农家庭中。1908年,其父毛顺生为他配婚与罗氏(罗一秀),但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1911年春,到湖南长沙湘乡驻省中学求学。191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今长沙市第一中学),次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校后来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1918年4月,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1918年夏,卒业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7月,他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 随后由于杂志社破产而失业。1920年在去上海途中结识陈独秀,陈给毛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即在长沙卖由陈主编的新青年.同时受此影响,毛开始注意共产主义.1921年7月,与何叔衡一起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和刘仁静是会议书记员。1921年8月,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后返湘,择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为湖南建党据点之一,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任书记。

1921年冬,与杨昌济之女杨开慧结婚。1922年5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任书记。1922年7月,赴上海参加党的二大,因没有找到会议地址,未能出席会议。1923年6月,在广州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局五个委员之一,并任秘书。1924年1月,在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到上海,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再次当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毛落选中央局委员,张国焘再次取得党内第二把手地位。1925年9月,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1925年10月,毛泽东代理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部长。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在武昌同邓演达等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秋收起义到遵义会议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1927年8月7日,出席了中共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他提出了“枪杆子裏出政权”的观点。会议派遣毛到群众基础较好的湖南组织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的原则,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1928年4月,与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受挫余部在宁冈砻市会师,成立红四军。

1928年6月,红四军在朱德领导下于永新、宁冈两县交界的龙源口歼灭统治江西的滇军千余人。此后,井冈山苏区进入全盛时期。1928年秋,与永新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同居(与杨开慧并未离婚,杨开慧于1930年底被何键杀害)。1929年12月,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当选前委书记,古田决议明确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针对林彪“红旗还可以打多久”的疑问给他写了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193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委。

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与朱德等领导红军反击国民政府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并取得胜利。反围剿的胜利意味着朱毛红军完成了小型游击战到大规模山地游击战、运动战的转变。1931年11月1日~5日,在赣南会议上,主持会议并批判毛泽东的是项英为首的苏区中央局,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党和红军的领导。

1931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4年10月10日晚,党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八万六千余人向湘西进军,开始战略转移,毛泽东率中央政府随军行动。在到达甘肃南部哈达铺时,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首次把这次战略转移命名为长征。

遵义会议到七大

 

1931年毛泽东在�央苏区

 

1931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

1934年2月11日,湖南信道会议,毛泽东提出放弃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主张向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1月初,中央红军强渡乌江,7日占领遵义。

1935年1月15日—1月17日,在遵义会议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事三人团成员(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最后负总责的仍是周恩来),进入中共最高层,重新取得军事前敌指挥权。1935年11月,毛泽东亲自指挥直罗镇战役,为中央把革命大本营设在陕北举行了奠基礼。

1936年12月7日,统一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保安县组成,毛泽东任主席。1937年7、 8月,毛泽东在延安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1937年9月针对八路军内部主张八路军要集中兵力打大仗、硬仗、打运动战的 想法,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的指示,要求八路军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1],指示林彪的115师向晋察冀山区,贺龙的120师向晋西北山区,刘伯承的129师向鲁冀平原,进入这些敌后地区发展根据地。1940年给新四军的指示是“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2],鼓励新四军与国民党抗日部队争夺地盘,在此前后两军发生一系列军事冲突及后来的皖南事变。

在這個時期,毛澤東代表中共從蘇俄處秘密接收大約每個月三十万美元的活動經費。

 

毛澤東收下蘇聯人三十萬美元(相當於二○○�五年的四百萬美元)所寫的簽名收據,日期是�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来源:共產國際總書記�米�特洛夫檔案)

 

毛澤東收下蘇聯人三十萬美元(相當於二○○­五年的四百萬美元)所寫的簽名收據,日期是­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来源: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檔案)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开始了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5 月2日,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该讲话成为共产党 指导文艺创作的指导纲领。5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领导整风运动。6月8日,中宣部又发出《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 示》。通过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完全统一到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面了。

七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七届一中全会,毛泽东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书记处主席。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抵重庆,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党中央领导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以后于4、5月相继到达西柏坡,中央工委随之与中央合并。1948年底至1949年初,毛泽东领导指挥解放军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史称三大战役)中战胜国民党军队,取得内战决定性胜利。1949年2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在西柏坡与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资格来访的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等,达成关于国共和平谈判的非正式协定八点,主要内容为“谈判以中共1月14日声明及所提八点为基础”。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发起时,解放军和长江中的英国战舰发生激烈炮战,英舰“紫石英”号中弹搁浅。4月22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新华社社论《抗议英舰暴行》,是为“紫石英号事件”。一日后,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由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接管。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主持制定具有宪法意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建国初期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毛泽东主持举行第一次会议。同日在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派遣解放军第十三兵团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参加朝鲜战争。1950年11月25日,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阵亡。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主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

左傾開始

1956年,針對知識份子對國家以及黨等事務有所意見,毛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对中共提出意见,希望籍知識份子的意見改良施政,但有些知識份子的意見愈來愈尖锐,甚至連「輪流坐莊、換黨執政」的意見也出爐,引來毛澤東的警覺。但他仍任由這些人去說,希望“引蛇出洞”。1957年,发动“反右运动”,五十五万在双百中提意见的知识分子(包括党员和非党员)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和劳动改造。對於“引蛇出洞”是陰謀的問題,毛澤東稱這些不是“陰謀”,而是“陽謀”。

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希望能在短期内“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全国各地土法炼钢,誓言超英赶美。之后又实施人民公社制度。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被合称为三面红旗。

1958年,因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很多重大关系上产生分歧,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停止援助。

1958年8月20日,毛亲自指挥金门炮战。

由於三面紅旗對國民經濟的傷害極大,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向毛澤東上万言书,毛澤東不接受万言书中的建议,发动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的运动。会议后,“反右倾运动”再次展开。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安排林彪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62年发动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4年发展成为四清运动”,并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前奏。1963年3月,首都各大报纸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当时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主条目:文化大革命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批斗中共干部、知识分子、地富反坏右,并展开大规模毁坏文物和书籍的“破四旧”运动。刘少奇被批斗并失去人身自由,遭迫害致死,邓小平也遭免职。1966年8月5日毛泽东用铅笔在一张报纸的边角上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8月7日,毛泽东在誊清稿上修订后加标题,由当日会议印发。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林彪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此后毛泽东于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1日和11月25、26日,共八次九天接见了超过1200万人次的红卫兵。 1968年12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号召后,上山下乡运动开始高潮。1969年中国共产党“九大”,他圈定的接班人林彪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1972年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1976年4月,北京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出现大量纪念周恩来的花圈、诗抄。毛泽东将其定性为四五反革命事件,并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指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1972年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

 

1972年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在北京去世。

政治生涯

毛泽东与国民党

北伐战争前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决定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开展国民革命,毛泽东此时曾经加入过国民党,并任国民党一大中央候补执委、代宣传部长,负责宣传工作。1927年蒋介石与共产党决裂,放弃孙中山“聯俄容共”的政策,发动了清黨并捕杀共产党人,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当局于1930年处决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

中日战争爆发后,由于西安事变,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并于1945年10月10日达成《双十协定》。但次年6月协议即被撕毁,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在国共内战中击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中国大陆的控制权。国民政府迁到台湾后,毛泽东曾数度欲攻台湾但均告失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第七舰队驶进台湾海峡,军事介入保护台湾。至今海峡两岸仍维持对峙局面。(参见台湾问题)

毛泽东与知识分子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中共执政前,毛泽东一直把知识分子当作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执政后有较大转变,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多次出现反复。

1939年,毛泽东发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1930年代和1940年代,大量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从国统区和日占区奔赴延安。

1942年毛 泽东在延安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此为标志,到毛泽东去世,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阶 段。《讲话》强调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要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胡风称此讲话为“悬在知识分子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956年以前,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基本政策。建政后,大批留学海外人员回国,其中包括钱学森、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海外归国科研人员占91%。1950年代和1960年代,国家共派遣一万八千余人留学,这些人全部学成归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建设的骨干。

1957年,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呈现向下的趋势,其间虽多次自我纠正,总的趋势是向“左”发展。1957年的反右斗争,文革的1966年至1968年阶段,是知识分子受迫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文艺界有许多知名人士自杀,著名例子有剧作家田汉、作家傅雷、作家老舍(也有人称其是在批斗中被打死。老舍之死的两种说法)等等。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与美籍华裔科�家杨振宁谈话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与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谈话

毛泽东重视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1949年前与多个社会知名学者有过密切交往;在延安的时候,制定了“为人民大众”的文艺方针,1949年后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另一种意见认为,毛泽东虽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仅仅是姿态,用毛泽东自己的话就是“阳谋”,因为在这个口号的号召下提出了政治异见的不少知识分子后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整肃。

毛泽东认为「革命」可以促使知识分子更加接近工人、农民等普通群众的运动。但由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经受了一次浩劫,不重视文化、漠视思想的现象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部分人心中产生。中国大陆大量知识分子在建国后(主要是文化大革命前期)都受到迫害。

他对知识分子的态度的反复变化主要源于他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是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二是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 的阶级,而是一个随形势的变化分别依附于不同阶级的特殊阶层。毛泽东曾把知识分子同其所属阶级的关系比作“毛”与“皮”的关系,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基本上也可以用他自己的一段话来表达: “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 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因此,中国的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虽然有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这些知识分子都能革命到底的。其中一部分,到了革命的 紧急关头,就会脱离革命队伍,采取消极态度;其中少数人,就会变成革命的敌人。知识分子的这种缺点,只有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才能克服。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六三六页。)

毛泽东与世界

在毛泽东的主导下,领导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并影响了其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东南亚的民族民主运动。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把中国和其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划入第三世界。中国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思想输出、物质援助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民族民主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毛泽东主持,从建政初到其去世,中国的物质援助大约有200亿美元(邓小平语)。

唐努乌梁海地区于1920年被苏联侵占,于1944年被苏联正式吞并,当时的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认。1948年5月,中国驻苏大使仍声明唐努乌梁海为中国领土。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后在苏联的压力下,经中蒙换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予以承认。由此有人指责毛泽东正式承认17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属于苏联。

毛泽东與政治伙伴

周恩来在1927年至1928年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是毛泽东的上级。按照1935年1月遵义会议决定:军事问题周恩来有最后决定权,毛泽东协助周恩来。1935年3月12日,在毛泽东提议下,新三人团建立,成员包括: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此后,周把最高军事权让给毛泽东,从此当毛泽东的助手。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

毛泽东在政治上需要周恩来,文革(文化大革命)时,一些红卫兵要求批斗周恩来,“那好吧,”毛说,“让我也和他一起挨鬥吧!”(《领袖们》,理查德·尼克松,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323页)

从井冈山会师开始,朱德与毛泽东就开始了长达四十几年的合作,建国后朱德基本上被闲置。但有一句话常挂在毛泽东嘴边:“毛离不开猪(朱),猪(朱)不能没有毛。”

个人崇拜

毛泽东早年发表各种言论反对个人崇拜,但晚年的他仍然是个人崇拜的典范,并在最后十年走向巅峰。他认为毛泽东思想不是他一人的思想而是共产党集体领导经验的结晶,曾反对为自己树立塑像、命名城市、在钱币上印制他的头像。他在文革中曾反对林彪鼓吹他的天才论,反对夸大个人的作用。

但个人崇拜并不因为毛泽东的早年的这些言论而停止,并且他本人的其他行为和政府政治宣传的需要在客观上推动了崇拜的发展。毛泽东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将个人崇拜分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两类,进一步在党内推进了对他的个人崇拜。他生前八次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文革时期全国各地都是他的塑像、画像、语录、手迹、书籍和像章。他逝世后,因为邓小平在反对“两个凡是”的胜利,从而结束了对他的大规模个人崇拜活动。虽然崇拜活动比以前大幅度减少,并且出现了很多对他的批评,但直到今天中国大陆仍然有不少人以各种方式表示对他的敬仰。他的纪念地也一直是参观人数众多的景点。

毛泽东主导的政治运动

  • 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
  • 1927年到1937年,土地革命
  • 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延安整风运动
  • 1950年初到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
  • 镇压反革命运动
  • 三反五反运动
  • 批判胡适运动
  • 镇压胡风反党集团运动
  • 反右斗争
  • 大跃进
  • 四清运动
  • 1963年3月13日始,学雷锋运动
  • 1966年5月28日到1976年10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上山下乡运动
  • 农业学大寨运动
  • 工业学大庆运动
  • 批林批孔运动
  • 一打三反运动
  •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军事生涯

在中共的官方评价中毛泽东被认为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家。中共历史上的许多战役的胜利被认为是毛泽东领导的功劳。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领导人所总结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27年8月7日,在八七会议上发表“枪杆子裏出政权”的名言。
  • 1927年9月发动了秋收起义,组织起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并带领部队上井冈山。红军在作战中不断发展。
  •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为中国共产党建军的开始。
  • 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与朱德一起成功指挥了三次反围剿,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
  • 1935年1月,自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长征,成功保住共产党军队的主力。
  • 八年抗战期间,避免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积极发展军队实力,成功将中共武装力量由长征结束时候数万人发展成为一支人数接近百万的大军,成为日后击败国民革命军夺取中国的统治权,奠定决定性的军事基础。
  •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指挥,将国民党主力部队在长江以北消灭。同期的军事作品《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以自卫的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
  • 1950年,朝鲜战争的策划与后方指挥。
  • 1958年,金门炮战的策划与直接指挥。
  • 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策划与后方指挥。

个人生活

幼年毛泽东受其母亲影响很大,毛泽东虽为家中老大,但是其母之前有两次的胎儿夭折经历,于是在毛泽东幼年时,带毛在后山拜滴水洞山石为乾亲,并按当地习俗取小名为“石三伢子”。

毛泽东先后有四位妻子,分别是:

  • 罗一秀: 1907年由父母包办结婚,1910年春因痢疾而病逝。
  • 杨开慧: 1920年结婚,1930年底被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何键枪杀。
  • 贺子珍: 1928年在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居,1937年前往苏联治病。
  • 江青: 1938年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居。
  生母 備註

毛泽东目前有一个孙子,为毛岸青与邵华所生的毛新宇。有一个曾孙毛东东,为2003年12月26日毛新宇与刘滨所生。

毛泽东的亲人中,因为革命或者战争而牺牲或意外逝世的有13名之多。这与毛泽东的号召有很大的关系。

直系亲属6位:有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妻子杨开慧、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其他亲属7位:毛泽覃之妻赵先桂、毛泽覃继娶贺怡、毛泽建的丈夫陈芬、表侄(王季范之子)王德恒、内侄女(杨开智之女)杨展、内兄(杨开慧之堂兄)杨开明、内弟(杨开慧之表弟)向钧。

著作

理论著作

毛泽东一生著述颇丰。目前中国大陆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1991年)发行,收录了毛泽东在建国前的主要著作。其中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等都是重要篇章。《毛泽东选集》在“文革”后不久出版第五卷,其中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至1957年间的主要著作,但很快不再继续发售。

1990年后,中国大陆又陆续出版发行了《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整理收录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大量毛泽东著作。其中第六、七、八卷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后的一些著作和讲话,包括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对研究1949年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很大价值。

1993年12 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共同编辑的《毛泽东军事文集》,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 迄今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军事著作文集中最系统、最全面的一部。文集按照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分期编为6卷。第一卷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为抗日战 争时期的著作,第三、四、五卷为国共内战时期的著作,第六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作。全书共编入毛泽东1927年8月至1972年12月关于军事方面的著述、电报、命令、批示、报告、信函、谈话等1612篇,包括注释在内260余万字,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中国官方还陆续出版了《建国后毛泽东文稿》(一至十三卷),内部发行,系统地整理毛泽东1949年后的著作、讲话和批示。是专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之学者的重要参考。《毛泽东早期文稿》,收录了1912至1921年间毛泽东青年时的一些文章。

毛泽东诗词

主条目: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词。 毛泽东诗词流传有多个不同版本。其中《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蝶恋花·答李淑一》等都是著名作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毛泽东的多首诗词被谱成乐曲广为传唱。郭沫若是毛泽东诗词的主要唱和者,柳亚子也有过和毛诗词唱和的佳话。

《沁园春·雪》是政治影响最大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1936年,毛泽东在1945年访问重庆前夕特意发表,对陪都各界震撼极大。

中国大陆出版有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选集和注释赏析,其中以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词集》最为权威。

毛泽东书法

主条目:毛泽东书法

毛泽东酷爱书法。他晚年的书法已自成一体,被称为“毛体”。他在少年时代进入私塾学习颜体;后来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改习魏碑;1920年前后,开始追摩二王。很多报刊杂志、单位、建筑物上都留下了他的字迹,如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新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 等。一些高校校名都使用毛体字,但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毛泽东亲笔题名,其它大部分为集字所成。在各种建筑中广泛使用毛体字有“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等。改革开放后由于大规模个人崇拜活动的停止,使用毛体字的部门和单位日渐减少。

毛泽东亲笔题名的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大学、华南农学院。

人们对毛泽东书法的喜好并不一致。喜爱毛泽东书法的人认为,他晚年草书臻于炉火纯青,直笔劲书,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 也有不少人不喜欢他的书法风格,有批评认为:毛泽东的书法是名人书法,不是名家书法,并没有多少艺术性;对他书法的推崇是由于当时毛的地位等其它因素造 成。

毛主席语录

主条目: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

“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大量发行,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有估计在全球发行8亿册左右。1969年,还出了一本《毛泽东思想万岁》。

稿费

稿费是毛泽东的一项主要收入,对于其数额、性质和用途,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根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所编的《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年11月版),截至1960年底,毛泽东的稿酬共结余487090.13元。 而《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见2003年10月30日《精品书摘》,此文先后被《党史文苑》、《党史博采》转载)一文指出,在1967年,毛泽东的稿酬 已达人民币570余万,到了1976年12月,则累积为7582余万(大部分存于以“中共中央中南海第一党小组”名义开立的户口,毛泽东的个人账户上仅有 八九十万元左右),到2001年底,稿酬总额共计1.3121亿元。
毛泽东的稿酬增长最快的时期应属“文革”时期,并導致了很多“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的聲音出現。但根据现有資料顯示,不合法的指控應該不成 立,但不可否認在“文革”這個各出版單位自動取消稿酬,文章一律不付報酬,事實上廢除稿費的特殊時期,毛泽东仍然領取稿酬的事实。 尽管稿酬数额巨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稿酬中仅有很小一部分用于毛泽东及其亲属的个人生活,据上文记载,其用途包括:

  • 1959年至1967年,先後從稿酬中提取32萬元,給多名黨外知名人士,最著名的是章士釗和程思远;
  • 1965年至1976年,先後9次提取38萬元人民幣和2萬美元給江青;
  • 毛澤東去世後,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後給李敏、李訥二人撥款近200萬元,讓其購買住宅並留作家用;

关于稿酬的性质和处理,据同一文章记载,2003年7月,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直機關工委就毛澤東稿酬問題,向國務院請示。國務院的批示為(该批示未见载于国务院正式媒体):

  1. 作為特殊性質、特殊情況處理毛澤東的稿酬、版權費,以不納稅為準﹔
  2. 作為黨的特殊資產處理﹔
  3. 如果毛澤東的親屬要領取,原則上按照以前的政策辦理。

毛泽东1967年曾批示要将全部稿费上交党费,但被中央文革压住不办。毛泽东去世后,江青多次提出继承毛泽东的稿酬遗产,均被中共中央拒绝。

历史影响和评价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初期发展(1921年-1927年)有重要的贡献;遵义会议以后他是对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发展直至最后在大陆获得胜利(1927年-1949年)这段时期的共产党最重要的领导人。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推翻国民政府,取得了在中国大陆的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中国建设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毛泽东发动一系列政治运动,击败党内外的政治对手和反对者,以他命名的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被写入1954年后历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指导思想。

对毛泽东的评价明显两极化,毛泽东是世界上最受争议的已故国家领导人之一。支持者认为他领导抗日战争的敌后游击战,最终与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一起取得抗日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摆脱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推翻了在中国大陆进行腐败统治的国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并缔造了一个相对廉洁的政府;在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斗争中坚持民族主义的立场,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推动了中国大陆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

反对者认为他是旧式封建帝王的翻版,未能摆脱浓厚的农民意识,抗战期间避免与侵华日军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有效地保存并壮大了军事实力,从而能在 内战中击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取得政权后的土改、镇反政策制造了大规模的杀戮,他主政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混乱中,他被认为是三年饥荒主要责 任人,在政治上完全背离了取得政权以前的民主承诺,在人权保障、言论自由、民主法治等各个方面相比于中华民国时期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是严重的倒退了。而其主 导的多次政治运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导致社会倒退,这种副作用深刻影响了几代人。

1976年6月13日,毛泽东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盖棺论定。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论定了吧?”“我一生办了两件事。”第一 件事就是取得了全国政权。他说:“对这件事,持异议的甚少。只有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要我及早地把那个海岛(这是指台湾——引者)收回罢了。” “另一件事,你们也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对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无论如何,毛泽东个人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中国共产党官方评价

文革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将毛泽东称为:“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四个伟大),“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人民群众心中的红太阳”。

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中共中央发 布的悼文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 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 世。”

1981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建国后的历史,全面否定文革,并对毛泽东进行了官方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虽然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主要指文革), 但是就一生来看“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7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对毛泽东的称谓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官方认为二战的远东大陆战场上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日军产生了巨大的牵制作用,对美军在太平洋的作战起到了战略策应的效果,对国民政府内部的投降倾向通过敌后战场的胜利予以遏制,并发表一系列关于抗战策略的著作,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国民党对其评价

蒋介石时代,称其为“毛匪泽东”,也曾經與朱德並稱爲“朱毛匪幫”,因而衍生“殺朱拔毛”的口號。现在则已经放弃了这些称呼。目前國民黨中央,並無一個總合性的結論來評價毛澤東的是非功過。

正面评价

  • 毛澤東支持者认为他前半生指导共產黨在中国大陆打敗800萬國民革命軍和中國國民政府,通过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无地和少地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建立起一个以普通大众为服务对象的政府,并统一了中国大陆,将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推行到此前的国民政府不能有效治理的中国部分地区(如新疆、西藏)。
  • 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和奉行大国沙文主义的苏联决裂,拒绝美国、苏联等国家操控中国内政,被支持者认为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彻底摆脱任何外来大国的干涉。
  • 毛泽东主政期间中国人的人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76年的65岁。
  • 毛泽东所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工人农民获得很高的政治地位,妇女获得解放,社会地位与1949年以前相比大幅度提高,破除了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使中国走上了平民化的发展道路。
  • 1949年后,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原则,在苏联的援助下,使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为工业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农业国。
  • 许多农民认为毛澤東主政時期推行合作化,通過發動集體勞動大力發展农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農村水利,开垦荒山,取得了在單幹的情形下很難取得的成就。
  • 支持者认为毛泽东坚持主张派遣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争阻击美国,并取得了恢复北朝鲜原有领土的胜利,有力地屏蔽了中国当时的重要东北工业区,保持了共產黨在中國的新生統治,为后来中国的发展赢得了和平的周边环境,在朝鲜的军事胜利也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 很多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中老年人认为,毛泽东时代的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员贪污腐败现象很少。
  • 根据《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在毛泽东执政期间,小学入学率从民国时期的23%升至1952年的49.2%。在他晚年,小学入学率也由1963年的57%大幅度提升到1976年的96%。他取消了职业中学,并让普通初中和高中的招生数分别从1963年的263.5万和43.3万,提升到1976年的2344.3万和861.1万。

負面評價

  • 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誇大抗日戰爭功績。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盡量避免與日軍發生正面衝突,以保存並發展實力,積極地擴張勢力範圍,為日後奪取全國政權作準備。將主要的軍事壓力轉移給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革命軍。
  • 宣称“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变成爱蒋介石的国了。国中有国,蒋、日、我,三国志” [3]“日本投降早了一点,再有一年我们就会准备得更好一些。”[4]。“我 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中国共产党就夺取 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教员,也是你们的教员。结果日本的命运怎麽样呢?还不是被美帝控制吗?毛∶没有什麽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 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5]
  • 毛主政時期多年“左”傾政策尤其是文革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讓中國文化和教育遭到破壞:大躍進和反右打壓了知識界正常的學術爭鳴,一些社会科学學科被取消;文化大革命中,很多國家領導人、幹部、知識分子等以及平民遭到了各種程度的迫害,大量的文物、古跡遭到毀壞。一代中國人無法正常接受高等教育,造成了知識斷層,影響了中國後來的發展。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空前浩劫。
  • 毛澤東主政期间造成大量非正常死亡。主持鎮反運動,以鎮壓反革命等各種理由,處死了近百萬人。三年困難時期是毛主導政策下的人禍,並且導致了中國幾千萬人民的死亡。
  • 毛澤東的政治掛帥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作法和不顧實際盲目趕超,打亂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破壞了1950年代前期的良好發展勢頭。在他主政時期,中國的經濟政策極不穩定,經濟發展常常被政治運動干擾,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匱乏,落後於日本,1970年代後落後於亞洲四小龍。
  • 毛澤東所奉行的獨立自主政策一方面斷絕了美蘇兩大集團可能的支持,同時卻在“左”傾的外交思想指導下不顧本國實際國力去援助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給中國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三年大饑荒、唐山大地震,這種天災人禍發生的時候中國無法及時取得外界的援助,減輕災難的損失。
  • 他被認為是20世紀與希特勒、斯大林並列的三大獨裁者[6][7],認為無產階級專政是“一黨專政”,也有人批評毛澤東是“一人專政”。因此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政權是一個社會退步。
  • 毛澤東雖然主持了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卻完全缺乏憲政、民主觀念,帝王思想濃厚,他拒絕進行權力分立制衡,始終保持著權力的高度集中,阻礙了中國大陸社會的法制建設和民主改革。這是他晚年一系列錯誤的根源,也是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失去控制,給國家造成深重災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 毛澤東被認為為維護跟蘇聯的關係,在法理上承認外蒙古的事實獨立,承認蘇聯佔領中國領土唐努烏梁海;且認為在1929年的中蘇衝突中(國民政府時期),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出於意識形態的一致站在蘇聯人一邊。
  • 毛澤東堅持主張參與朝鮮戰爭,反對者認為當時形勢並沒他猜測的那麼危險,美國並無意擴大朝鮮戰爭,軍事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

个人评价

  • 邓小平评 价:“三分过,七分功”,“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 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 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 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 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 、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 制度”。
  • 毛泽东前秘书李锐说:“关于毛一生功罪,我说过三句话:革命有功,执政有错,文革有罪。这当然是很笼统的说法。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毛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夺取政权和执掌政权。据老中宣部长陆定一的说法,毛做前一件大事,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做后一件事,三分成绩,七分错误。”(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举办的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发言稿,2003年12月)
  • 胡绳认为毛泽东“曾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他也认 为,“至少在毛泽东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即大体在民主革命时期的1939年到1949年,毛泽东不但没有丝毫染上民粹主义的思想,而且是坚决地反对民粹 主义的。……甚至可以说,虽然过去我们党内有些同志表示反对民粹主义,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坚定地、透彻地反对民粹主义,毛泽东是我们党内的第一人。…… 毛主席的伟大就在这里,不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论,而且领导全党和全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要关头大胆地跃进,取得了胜利。”谈到人民公社,他“认为从人民公社就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的思想“属于民粹主义的范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中共党史研究》期号199903,3~15页)
  • 美国耶鲁大学教 授莫里斯·迈斯纳认为:“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 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旁观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1978-1994,对中国社 会主义命运的考察》第8章第一部分)
  • 针对毛泽东给郭沫若的诗“劝君莫骂秦始皇,焚书之事待商量。祖龙虽死魂犹在,孔丘名高实秕糠”,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说:“他 (毛泽东)认为‘治理中国需要马克思加秦始皇’,并且自称‘坑儒比秦始皇还多’。”(《文革与诸子百家》,http: //www.huxingdou.com.cn/revolution.htm 个人文集
  • 曾担任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的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在《延安日记》 中称“毛泽东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却,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 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毛泽东利用表面上正确的分析和共产国际的建议,以掩饰其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他口头上说团结,行 动上却拒绝团结,对日本人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反对国民党的口号提出来了。”

对世界的影响

  • 有人说,在1960年代,“毛泽东思想”为世界所认识,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大学生在抗议越南战争的时候,曾经以《毛主席语录》作为指导“斗争”方向的重要书籍之一。
  • 毛泽东思想亦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纲领。由于文革期间大量印制毛主席语录作思想指导,這些毛主席语录亦被翻译成英语及西班牙语,並流通到中国以外。這些在中国以外流通的毛主席语录,成為了部分中国以外发展中国家的斗争路线参考。部分恐怖组织与反政府组织,如日本赤军,秘鲁的反政府组织“光辉道路”、柬埔寨波尔布特(被海牙国际法庭判有“灭绝人类”罪)的红色高棉、尼泊尔的「毛派」共产党武装,都被很多人认为是毛泽东思想的支持者或者直接就是由中国共产党背后支持、指导,但是中国共产党官方并不承认这些组织采用的是毛泽东思想。多数人认为这些激進组织希望学毛泽东在当地建立以工(人)、农(民)、(士)兵为主体,政府无腐败的国家。
  • 世界各地的毛派革命家认为,毛泽东的一生中,根据自己的政治理念追求将中国建立成强大、繁荣、社会平等的共产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境界。
  • 在西方社会也有人对毛泽东表示崇拜。拳王泰森在胳膊上纹上毛泽东的头像;拳手经纪人唐金也自称崇拜毛泽东。一些思想激进的歌手,也因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而崇拜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主条目: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简单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革命建设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归纳起来就是一条——‘革命无罪’;毛泽东思想千句万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造反有理’。”

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概括总结了毛泽东思想,指出贯串于毛泽东思想体系各个具体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主要方面:

  • 实事求是:即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用客观实践检验真理;
  •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即要把方针要放在本国实际和本国人民力量的基点上,找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理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需要强调的是,“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成果,一般认为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代言人,但不能将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完全等同起来。

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

 

毛主�像章

 

毛主席像章

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包括毛主席塑像、毛主席像章、影视作品、图片书籍、纪念馆故居等,可以分为他在世时和逝世后两部分。对他的纪念的目的不一,有的表示对他的崇拜,有的因为政治原因,有的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研究探讨,也有的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参见 毛主席塑像 毛主席像章

  • 毛主席像章

毛主席像章是以毛泽东为主要图案的像章,最早的毛主席像章制作于1937年,是由东北抗日联军颁发银质像章。1942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毛主席像章。此后像章一直在不停制作中,到文化大革命时形成最高潮。大串联时很多人都佩带毛主席像章。毛主席像章的种类极多,从最简单的头像到有毛参与的历史事件甚至是他的诗词书法,粗略估算文革期间所制作的像章在80亿枚左右,数量无疑是世界徽章之最。

1990年代像章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开始进入收藏品市场。王安建是毛泽东像章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共收藏有5万多枚。

  • 影视作品

电影:《大决战》(八一电影制片厂,1991年)、《毛泽东》(1983年)、《开国大典》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9年)、《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993年)、《毛泽东在1925》(潇湘电影制片厂, 2001年)、《毛泽东去安源》(潇湘电影制片厂,2003年)、《走近毛泽东》(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2003年)、《秋收起义》(潇湘电影制片厂,1993年)、《四渡赤水》(八一电影制片厂,1983年)

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1999年)、《青年毛泽东》(2003年)、《长征》(2005年)、《遵义会议》(1996年)、《恰同学少年》(2007年)

老歌:除了《浏阳河》和《东方红》出现频率很高外,大部分老歌现在已经不再在公众场合出现。经历过毛泽东时代一些人因为怀旧等原因还会或唱或听这类老歌。

《浏阳河》、《东方红》、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心坎里》、《北京的金山上》、《青稞美酒献给毛主席》、《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 阳》、《毛主席永远和我一起》、《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北京有个金太阳》、《读毛主席的书》、《翻身农奴把歌唱》、《想念毛主席》、《毛主席派人 来》、《日夜想念毛主席》

  • 毛主席塑像

毛泽东塑像遍布全国,大部分为文革时所建造。1967年5月,清华大学树起第一座毛主席塑像,此后树像风刮遍全国[2]。除清华大学外,很多大学校园的主入口都与毛的全身像,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城市中立有他塑像的广场多被命名为东方红广场。其诗词也经常在广场立碑。毛泽东后来表示反对立碑立像,并笑称立像是让他“风吹雨打”。

清华大学于1987年拆除毛泽东塑像,复原清华二校门。改在主楼大厅北墙上建立毛泽东青铜浮雕头像。

  • 纪念地

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滴水洞、毛泽东诗词碑林

湖南长沙橘子洲头、爱晚亭、清水塘、湖南第一师范

江西井冈山八角楼

贵州遵义遵义会议旧址

陕西延安毛泽东故居

湖北武汉东湖宾馆

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

河南临颖县南街村

  • 其他

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1953年)、《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1967年)、《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陈衍宁,文革时期。2005年拍卖价格高达1012万元)、《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和《长征》(靳尚谊,1976年)

邮票:中国和世界上10多个国家发行过毛泽东的纪念邮票。

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與2005年版)每种上均印有毛泽东的正面肖像與防伪水印。

注释

 

  1. ↑ 中国共产党成立日期辨析 – 新华网资料 毛泽东生平 (原文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2.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 毛泽东 1940年5月4日
  3. ↑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82页)
  4. ↑ 1959.8.17,《学习资料(1957~1961)》(清华大学,1967)第260页。
  5. ↑ 《毛泽东思想万岁》,第五三三至五三四页
  6. ↑ [[李锐 (1917)|]]在《如何看待毛泽东》一文中写道:“境外有將希特勒、斯大林与毛澤東相提并論,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獨裁者’,還有乾脆名為‘混世魔王’的。我認為歷史學者應當做的并不是道德的譴責,而是弄清歷史事實的真像,進而從中總結經驗教訓。”
  7. ↑ 胡平:評毛澤東熱──寫在文革四十週年,《北京之春》2006年第6期

參看

  • 毛泽东生平
  • 毛泽东思想
  • 毛主席语录
  • 文化大革命

参考文献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81年
  • 《毛泽东生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
  • 《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著, 三联书店
  • 《毛泽东传(1893——1949)》,金冲及主编
  • 《毛泽东传(1949——1976)》,逄先知、金冲及主编
  •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高华
  •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李志绥
  • 《毛泽东为什幺要发动文革?》,王若水
  • 《红学·1954》,孙玉明(毛泽东发动的批判运动:批俞平伯、胡适、胡风、丁玲……)
  • 《百年祸国——从毛泽东到江泽民》孙文广 香港夏菲尔出版社
  • 《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陳永發,聯經出版公司
  •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張戎及其丈夫喬·哈利戴(Jon Halliday),香港開放出版社
  • 《長征:聞所未聞的故事》,哈里森·索爾茨伯里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查看或添加與此条目相关的摘錄:

毛泽东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毛泽东

  • 新华网:毛泽东
  • 毛泽东文集
  • 毛泽东选集
  • 重温“文革”历史教训:总结历史 开辟未来
  • 胡绳《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
  •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 毛泽东旗帜网
  • 毛泽东书法作品
  • 毛泽东文库
  • 张戎《毛泽东—不为人知的故事》
  • BBC中文网 中国丛谈特辑
  • 毛泽东的教育奇谋
  • 毛泽东为何反感孔夫子 并肯定秦始皇焚书坑儒
  •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
  • 毛泽东的最后一次出巡
  • 毛泽东情系长沙
  •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
  • 湘乡与长沙
  • 毛泽东为何不去法国留学
  • 毛泽东 – 历史我记录
  • 毛泽东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讲话

Leave a comment